请设计一个PPT页面,用非技术语言向市场部介绍一个AI推荐系统的价值。
解读
- 受众:市场部同事,KPI 是品牌曝光、拉新、复购、ROI,对“召回率”“AUC”无感。
- 场景:面试现场,白板或 A4 纸手绘即可,限时 3 分钟讲完,必须让面试官(通常扮演市场总监)秒懂“这玩意儿能让我多赚钱”。
- 国内特色:
- 微信生态+抖音种草是主战场,讲“私域”“公域”比讲“算法”更接地气。
- 合规红线:不能用“大数据杀熟”这类敏感词,要强调“用户信任”。
- 产品思维:一页纸说清“对谁、解决什么痛点、带来什么增量、怎么衡量”,符合 SMART 原则。
知识点
- 电梯陈述法:3 行字=痛点+方案+结果,字体≥36 号,确保最后一排也能看清。
- 行为经济学词汇:沉没成本、损失厌恶、峰终定律,比“协同过滤”更能打动市场人。
- 国内可落地的北极星指标:
- 电商:UV 价值 = GMV / 访客数
- 内容:单用户日均时长
- 教育:正价课转化率
- 合规话术:用“个性化”替代“精准”,用“用户偏好学习”替代“用户画像追踪”。
- 故事模板:
- 角色(Persona):30 岁宝妈“Lisa”
- 冲突:夜里 11 点娃睡着,她刷 20 分钟 App 找不到想买的辅食
- 解决:AI 推荐 3 款高评分辅食+次日达标签
- 结果:下单转化率提升 2.3 倍,Lisa 主动分享妈妈群带来 5 个新客
- 数据呈现技巧:只放 1 个核心数字,放大 300%,其余小字备注“来自 8 周 A/B 测试,样本 80 万用户”。
答案
【PPT 标题页】
主标题:让“逛”变成“买”——AI 推荐系统如何帮市场部多赚 30%
副标题:零技术术语,3 分钟看懂
【版面布局】
① 左侧 60%:一张手绘“用户旅程”漫画
- Step1 迷茫:用户头顶问号,购物车为空
- Step2 惊喜:AI 递上“猜你喜欢”礼盒,礼盒上贴“次日达”“限时券”
- Step3 下单:用户微笑付款,礼盒变成金币洒向市场部 KPI 柱形图
② 右侧 40%:三行大字
痛点:75% 用户浏览 20 个商品仍无购买,流失率 68%
方案:AI 实时学习“看了又看、买了又买”,30 秒内给出 3 个“最可能下单”商品
结果:试点 8 周,UV 价值提升 32%,拉新成本降低 19%,复购率提升 1.7 倍
③ 底部小字(合规备注):
“个性化推荐已获用户授权,可随时关闭,100% 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讲解话术 60 秒示例】
“各位市场伙伴,想象一下:如果每个进店用户都能被‘最懂她的闺蜜’接待,转化率会怎样?AI 推荐就是那个 24 小时不下班的闺蜜。它不靠猜,靠真实行为——谁点了、谁买了、谁退货——30 秒算出‘下一个最想买的’。我们跑了 80 万用户,同样流量多赚 3 成,CPA 直降 2 成。预算不变,ROI 直接+32%,这就是今年的增量池。”
拓展思考
- 如果面试官追问“32% 怎么算出来的”,立刻补实验设计:
- 随机分流 50% 用户进实验组,排除大促、节假日干扰
- 使用“双重差分”剔除自然增长,32% 为净效应
- 市场部接下来会问“能不能把推荐包装成营销事件?”——提前准备“个性化榜单”营销方案:每周五中午 12 点推送《Lisa 们都在买的 TOP10》,用社交裂变券放大 1 变 5。
- 若公司处于“0 数据冷启动”,可提出“内容标签+专家规则”先跑 2 周,收集初始行为后再上模型,降低市场同事对“AI 黑盒”的心理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