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全新的AI图像生成工具,您会如何定义第一个MVP版本的核心功能?

解读

面试官想验证三件事:

  1. 能否把“AI能力”翻译成“用户可感知、可付费”的最小功能集合,而非炫技;
  2. 是否理解国内监管红线(算法备案、内容安全、版权);
  3. 能否在数据、算力、人力三重约束下,给出可落地的迭代路径。
    因此,回答必须同时呈现“用户故事—算法指标—合规卡点—数据闭环”四条线,并给出可量化的成功标准。

知识点

  1. MVP 定义:能验证核心价值假设、且开发周期≤8 周、单张 GPU 成本≤5 万元的最小闭环。
  2. 国内合规三件套:
    • 《深度合成规定》算法备案(省级网信办,30 工作日);
    • 《生成式 AI 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安全评估(需自建“关键词+水印+鉴黄”三合一引擎);
    • 训练数据版权清洗(C 端商用场景必须可溯源)。
  3. 图像生成算法边界:
    • 文生图 512×512 推理≈3 秒/A10;
    • 20 步扩散模型对提示词长度≤75 token 最敏感;
    • LoRA 微调可在 8 卡 A100 上 3 小时完成风格化。
  4. 数据飞轮: Prompt-图像-反馈三元组,需埋点“生成-点击下载-再次编辑”转化率,作为下一轮精调权重。
  5. 商业假设验证指标:
    • 次日留存≥25%;
    • 单用户日均生成≥5 张;
    • 首次付费转化率≥3%(定价 9.9 元/30 张)。

答案

我将把 MVP 锁定为“一句话生成高清手机壁纸”这一单一场景,功能仅保留三条:

  1. 输入框:最多 30 个汉字,实时提示违规词并拦截;
  2. 生成:默认 1:2 竖图 720×1280,3 秒内出图,提供 2 张候选;
  3. 下载:免费带水印,付费去水印(微信支付 1 元/张)。

技术侧:

  • 基模采用国内已备案的开源中文扩散模型(如 Taiyi-Stable-Diffusion-中文 1.5B),降低合规风险;
  • 推理用 INT8 量化 + TensorRT,单卡 A10 可并发 8 请求,成本 0.08 元/次;
  • 数据层:上线首周通过“下载需登录”收集 2 万条 Prompt-图像-评分对,用于 LoRA 微调“壁纸风格”专用模型,第二周更新。

合规侧:

  • 内置 6 万条敏感词库(网信办 2024 版 + 自建版权人物库),前置过滤;
  • 出图自动叠加隐形水印(C2PA 格式),便于后续溯源;
  • 用户协议明确“生成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规避版权争议。

验证指标:

  • 上线 4 周 DAU≥1 万;
  • 单用户日均生成≥6 张;
  • 去水印付费率≥5%,回收单卡 GPU 成本周期≤2 个月。

若指标达成,则下一迭代再扩展“头像、海报、电商商品图”等多场景;若未达成,优先优化提示词模板与模型风格,而非盲目加功能。

拓展思考

  1. 如果公司已有 toB 客户资源,MVP 可改为“白标 API”,核心验证指标变成“客户调用成功率≥99.5%”与“单张成本低于 0.05 元”,功能可进一步砍到只保留 HTTP 接口与对公结算单。
  2. 面对同质化竞争,可把“提示词智能补全”作为差异化:利用 5000 万条中文壁纸标签训练 Seq2Seq 模型,将用户 5 个字自动扩展为 30 字高质量提示,提升生成满意度 15% 以上,形成技术壁垒。
  3. 长期数据闭环:在用户授权前提下,把“被下载≥3 次”的图片自动加入“精品微调集”,每周重训 LoRA,使模型风格持续贴近国人审美;同时把高频违规 Prompt 反向喂给词库,实现内容安全自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