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描述一次你遇到的智能合约漏洞,你是如何发现这个漏洞的,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修复它?
在对一个基于以太坊平台开发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进行代码审查时,我发现了其智能合约存在的重入(Reentrancy)攻击漏洞。这个漏洞出现在项目中实现的一个允许用户存取资金的智能合约功能上。
详述发现过程:
- 在阅读合约代码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其中一个函数允许用户提取他们存入的资金。当用户请求提现时,合约会先减少用户账户的余额,然后再将相应的ETH转给用户。
- 继续深入研究,我发现该函数在进行ETH转账操作时,并未采取有效的状态管理措施,如使用“检查-生效-交互”(Checks-Effects-Interactions)模式。这意味着如果恶意用户设计了一个回调函数在转账过程中触发,就能够不断重复执行这个提现请求,直到合约账户的资金被耗尽。
采取的修复措施:
- 将转账操作调整为最后执行,确保在执行任何外调之前先更新内部状态。这是遵循‘检查-生效-交互’原则的关键步骤。
- 引入了Gas上限限制,以防止攻击者利用无限循环进行重入攻击。
- 在合约中加入了非重入锁(ReentrancyGuard),这是一组特别设计的函数修饰符,用于阻止恶意的回调请求。
- 组织团队对修复后的合约进行了多轮的同行评审,确保没有遗漏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 最后,我们邀请了外部的专业安全审计公司对整个合约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审计,确保所有安全措施都已正确无误地部署,并且整个系统在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成功地消除了这一重入攻击风险,并提高了智能合约的整体安全性。